close



 


靈 性 的 詩 篇



史丹勒博士著
潘定凱譯


本來無還與不還
自工業革命以來,社會快速的、高度的物質化,所以對追求心靈的宗教誤解也特別嚴重,例如,許多人認為基督教的教義就是只要相信神,就可以等著死後升天堂,甚至不講生時要多做善事,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史丹勒博士做了許多演講及著作,說明了世界上宗教的修持法及其目的其實是互通的,但因為時間、地點和人不同,所傳的法門便有了差別,依史丹勒的觀念,人要有追求自我超昇這種心念是一個開始,爾後依修持法能體會、能見到靈界,再來呢?也許會令你驚訝,史丹勒也講「了生脫死」的法門,而其目的是希望人們在修行有成就後,能如耶穌基督一般,為世人犧牲服務。


在《高等靈界知識與修證法》(Knowledgeofthehigherworldanditsattainment)一書中,史丹勒開宗明義的指出,見到靈界是人類本有的能力;對古代秘教徒而言,他們所記載的魂與靈的世界,與我們肉眼所見、肉體所觸的世界是完全同樣真實的世界;由已經修證擁有這些高等能力的人,所指導的修鍊便稱做秘法修鍊(occulttraining),所教的修持方法便是秘法(occultteaching)或靈性科學(spiritualscience)。


一般人也許會說,這種知識如果對一般人很重要的話,就不應該是秘密。其實,所謂的秘法就像寫字一樣,沒有學過的人就不會寫,但如果經由正確的方法,便可以學會,而學會了的人甚至也可以當老師,還有就是你並不須要特別去尋覓你的師父,就像中國道家所謂的「不是徒弟找師父,是師父找徒弟」。在靈性灌頂師(Initiates或教授師)之間,有幾個規律,一是「對該授的人,不可不授」;二是「對不該授的人,則萬不可授」;三是「不可控制他人的自由意願」。史丹勒並說,在史前,想修很容易,因為所謂的靈性廟堂是肉眼可見的,但今日的世界是如此的非靈性,所以肉眼已不可見,但它們仍然是無處不在的,願意找的人便會找到。


先決條件
而想要受訓的第一先決條件是,在你靈魂的深處(也就是你的本性)要有一個特性,如果沒有,則你便要努力訓練自己生起這樣的特性。


這項特性即是恭敬心所謂的恭敬心,是對求正法、真理的恭敬心,有這樣的心可以說是一種福德、一種加持,若在孩提時代,就能有這種心的孩子更是難得,因為,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必有高於我們,值得我們恭敬的人或事」的這種心,則我們便沒有提升到更高層次的力量。所以我們可以說,「要爬靈性之梯,必先經過謙卑之門」,唯有尊重與恭敬,才能讓你得到正法。


史丹勒特別指出,恭敬心在現代更為重要,因為現代文化只有嚴厲的批判與譴責,沒有無我的恭敬及奉獻。殊不知每一個批判都在減弱你的修持,而恭敬心則增強你的修為。在生活較為簡樸的過去,修行也容易,因為世間的普通事物就散發著恭敬、讚嘆與尊崇的能量;在高物質化的現代,其他不好的能量替代了這些好的能量,所以修行難,我們必須更為精進才有辦法提升,而這些好的心性不是由研究或多聞得到,而是要由生活中去實踐,要隨時隨地觀照自己,發起尊崇奉獻心。如果我見到人就批評他的短處,我就是減弱自己的修持;若我讚嘆他的美德,我便是積聚修持的能量。唯有修證者才知道隱惡揚善對修持有多大的幫助。


但要注意我們必須不只是外在的執持這種不批評的「戒律」,而是要徹底的將自己的心性轉為僅有尊崇奉獻心而無批判心的這種層次,如此便會開啟你靈性的心眼,你會覺得人、事、物都和以前不一樣,都有了新的意義。雖然別人看你和以前是一樣的人,但你的內在已經改變了,就像陽光令所有生物有了生機,尊崇奉獻心也讓你對萬物的感受生起了新的生命。


剛開始也許你難以相信,尊崇奉獻心會與靈性的認知力有關係。這只是我們一般傾向於認為認知力與靈魂無關。須知靈魂需要感受,就像身體需要食物,恭敬、歸依、奉獻心的感受,就是靈魂的滋養食物,特別是對於認知力的滋養;而不敬、嫌惡、低估的感受則會令認知力麻痺。天眼已開的人可以在一個人的氣場(aura)中看到這樣的情形。恭敬心也會喚醒靈魂中一種慈悲力,會吸引我們周遭生命的良好能量,所以恭敬心是非常重要的。


此時我們再做另一項修持,便可以增強由恭敬心所得到的力量,這一項修持便是訓練心不隨著外界的因緣妄想馳逐,也就是不受外界的影響,而轉向內,發展內在的靈性生命。我們的外界充滿著聖潔的光輝,但我們必須體驗到神聖的內在後,才有可能發現外界的神聖之處。


我們每天要有一段時間安靜的獨自面對自己,重新體會一天中的經驗,久而久之,便會發現自己似乎面對一個全新的外界,於是你會產生的喜悅,但不要執著於喜悅,只要了解它們的訊息即可,若執著喜悅便會增長我執,反而違背了原先修持的目的。須知我們修持不是為了自己,因為秘法的教授有一個定律--「所有的修持,若是為自己,便會偏離正道」,若是為了提升宇宙、提升人類的聖潔性,便能令你進步。


功課 內心的寧靜
再來就是要做功課了!你要先求內心的寧靜,靜下來後,在靜中,再觀什麼是本來不動的(essential,以下譯為「主人」),什麼是動蕩不停但無關緊要的(non—essential,以下譯為「客塵」)。


你一定要誠摯而嚴格的執行這個功課。每天空出一段時間,重審自己一天中的歡愉與悲哀,你所關心的、體驗的、所做所受的,全部都重新以第三者的身分觀察一遍,例如,今天在我的身上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件,我覺得很悲哀,如果是發生在我鄰居的身上,我會覺得如何呢?是否漠不關心,甚至幸災樂禍?也就是說,我們要以陌生人的身分,真心面對自己的真面目,以一種完全平靜的心來審判自己,如果我們達到了真正的平靜,此時,客塵與主人就分開了!在還沒有達到這種平靜之前,我們要誠心精進地做這個功課,堅持到底的人便會開發天眼,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依法修持者會發現,這種靜定的力量能讓他在每日生活中不為境所轉,更為堅強,以前會令他生氣的事,他不再生氣;以前會令他害怕無法承擔的事,他不再害怕。他會漸漸的有能力決定外界所發生的事要對他有什麼樣的影響,例如以前有人辱罵他會傷到他,但現在因為他的定力,便不會再傷到他了;以前排長龍等待會令他不耐煩,現在他能用這段時間來觀心了。須知外在的境界,不會讓自己成長,成長的空間來自平靜的內心,如果我們隨外在的境界轉,這就表示我們不是自己的主人,例如,如果是由外在的境界決定我是否要生氣,那就表示我還沒找到我自己的主人。


在觀自己之後,還要超越自己,眼光要放在高等靈界。如此便漸漸的會有內在的感覺,明白了自己是屬於高等靈界的,於是生命的中心便移到這內在的本性上了,修持者於是聽著靜定中內心的聲音,他便從每日的生活中超昇出來,於是一切都靜下來了,外在的世界對他而言是一片寂靜,他進入了純想的世界。


此時便要學著去感受這個想的世界,歡喜於這種靈性的灌注,感受到這個純想的世界比周遭的世界還要真實,他觀著念起,比空間中的物體還要真實。他會發現念頭似乎有影有聲,以往聲音由耳聽,現在由靈魂中迴盪而入,他似乎揭露了一套新的內在的語言。體會到此處的學生必會有極度的歡悅,於是一種內在的光芒照耀著外在的世界,一個新生命在他心中生起。


這個新生命被稱做靜慮(Meditation),也是獲得超越感官界知識的工具。此時,學生若糊里糊塗地在感官喜悅中徘徊,便無法獲得真正的靈性知識,他必須要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時若有問題,可以多看一些古今有關禪定靜慮的文獻,或找有經驗的老師。要注意此時的一切,並不是要他與現實生活脫節,反之,他應該會發現平日所做的一切都有它們的意義。現在他明白了,他以往的苦累都是為了訓練他的,有著宇宙的、靈性上的偉大意義,於是靜慮讓他堅強,不再有苦累的感受,靜慮也讓他不滅的、不受生死所限的本性現前。


所以靜慮是獲得靈界知識的唯一法門,但還要有接續的、正確的修練法才能完成。靈性科學所教的方法是以下三步驟,一、前行(Preparation):開發靈性感官;二、開光(Enlightment):點燃靈性之光;三、灌頂(Initiation):與高等靈界生命之交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夏月之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