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成長和發展必須通過一連串的階段和次第,從發展最低和最不能統合到發展最高最能統合的階層。



發展的過程中自我首先會認同它所處的階段,接著它必須通過那個階段的考驗,但為了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發展,自我必須擺脫前一個階段或不再認同它,這樣才有空間進入到更高的層次。


換句話說,自我必須有能力區分高低,並認同更高的階段,然後整合這兩者。這種區分和整合的工作,自然會形成所謂的演化點一一主要的轉捩點,或意識發展中重要的一步。

如果某個演化點一直出問題,你就會有屬於那個階段的病症。


而此光譜的九層結構乃是從長青哲學的「大存有巢J發展出來的分類法,長青哲學指的是研究人類現實本質的普世性形上學。



l.感官與生理本能階段(O7個月)

屬於物質和肉體次元,此乃皮亞傑(認知發展,瑞士心理學家)所謂的知覺動作本能階段,奧羅賓多所謂的生理知覺階段,吠檀多哲學所謂的肉身階段。此階段的嬰兒無法區分自己和外在環境,此時發展若是受到障礙,就會造成內外界限模糊、夢醒不分的狀態,進而延伸出嚴重的病症,譬如自閉症和共生性精神病(26個月為共生期),若持續到成午,就會助長抑鬱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對治方法只能使用藥物和加以監護。 


 


2.情緒慾力階段(l3) 


生物的本能衝動、感覺、認知、情緒;生命力、慾力、氣、生物能開始發展。自我在這個階段必須區分自己和外在世界,認清身體是獨立於身外世界的存在,建立起自我感,與母親分離。這個階段若是產生問題,譬如長期缺乏關愛或受虐而導致挫敗,自我的疆界感就會模糊混淆,進而形成完全自我中心的傾向,也就是所謂的自戀型邊緣症,邊緣二字指的是介於上個階段的精神分裂症和下個階段的精神官能症之問。對治這種分寸不清、越俎代庖、情緒不穩定的自戀症,必須採用結構建立療法,也就是要幫助他們建立清楚的界限感,讓他們知道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是跟自己無關的,或老不贊同母親的意見不代表自己會遭殃。此   階段的心理問題不是出自情緒的壓抑,所以沒有無意識裡的動力,也就沒什麼東西可以揭露了。換句話說,自我還沒有強壯到有能力壓抑任何情緒。 


 


3.奇想階段(34)


早期心智的運作形式(早期的象徵思考與概念形成)。此階段還無法將主體與客體加以清楚區分,其特徵是自我中心,不自然,相信萬物皆有靈,認為人類是宇宙中心、相信語言的神奇性。象徵思考並無內在意涵,但概念有內在意涵,它代表事物的種類。此階段因無法清楚區分內在與外在,於是將自我意圖灌入外在事物中。這充滿自戀的自我,深信它能直接而神奇地改變世界(超人英雄只要看上一眼,山就移動了;他們可以飛翔、融化鋼鐵、迅速擊垮敵人、用魔力改變世界)。簡而言之,因為無法清楚區分主體與客體,於是充滿奇想的自我就把世界視為自己的延伸,並將自我特性灌入外在世界。例如你拿一個一面綠一面紅的球給此階段的小孩看,你把紅的面朝向他綠的面朝向自己,然後問他:「你看到的是什麼顏色?J他會說:r紅色。」但是你問他:「我看到的是什麼顏色?J他的回答仍舊是:「紅色。J顯然他無法以你的立場來看待事物,也無法轉化成別人的角色。在這個階段,自戀與自我中心掌控著一切,如果這個階段的焦慮過於強大,自我就會壓抑那些焦慮的念頭或情緒,這些被壓抑下來的原慾,便是榮格所稱的陰影,如果陰影變得過於沉重,就會爆發成精神官能症或解離傾向,治療方法為揭露枝法,它可以幫助患者放鬆、釋放焦慮和罪惡感 


 


4.神話階段(71l) 


心智發展的中問階段(又稱為具體運思以及從角色和規則來進行思考的階段),七歲左右的孩子開始能轉換成他人的角色和包容他人,這時自我神奇的魔力開始轉成對神與女神的崇拜;如果自我無法神奇地改變這個世界,至少神和女神可以辦得到。處在第三個奇想階段,自我永遠認為自己有能力展現奇蹟;但是到了神話階,展現奇蹟的能力開始屬於一個更巨大的神(耶和華真的幫助摩西分開了紅海)。如果奇想階段是運用r儀式J來展現自己的神力;那麼神話階段就是以「禱告J來祈求神或女神為它展現奇蹟。總之,自我從神話階段開始發現自己無法神奇地改變世界,所以它的自戀傾向逐漸減低,自我中心的傾向也開始縮減,而轉為以社會為中心的狀態,研究者稱之為隨俗階段。但因為無法獨立判斷,缺乏內省力,只能毫無伸縮性地追隨世俗準則與角色扮演。如果擷取而來的人生腳本是錯誤的,這些錯誤的信念一一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有罪等等一一就會延生出人生腳本病症,這時的治療方法稱為認知治療。把錯誤的腳本連根拔起,重寫人生腳本,可以有效對治沮喪和低自尊問題。 


 


5.理性階段(1115)


此階段的心智開始有能力清楚進行區分,它開始去除具體運思的神話信仰,而透過證據與理解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它發現自我中心的奇想或神話式的神都無法奇蹟似地改變宇宙的事件或滿足自我的慾望。如果你想從宇宙得到什麼東西,你就必須以它的方式來進行理解;真正的科學態度於焉誕生,自戀傾向又減低了一些。所以這個階段的心智不但可以思考,還可以反觀自己的思想,具有高度的內省力,有能力做假設性的推論。皮亞傑稱之為「形式運思階段」,奧羅賓多稱之為「推理之心J吠檀多哲學稱之為「心意身」。個人在此階段可以開始反思社會規範,判斷它們值不值得相信。此乃寇伯格和吉利根所謂的後保守階段的道德觀。他不再受限於世俗杜會的標準或任何一個團體、部落或社會,他會依照宇宙的根本法則來判斷自己的行為。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發展出強大而持續的反觀力,「我是誰」首度變成最熾熱的議題,前階段的準則和角色已經不能保護此人,因此他必須再創造出一個新的身份,如果這個階段出了問題,此人就會出現艾瑞克遜所謂的「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這時只有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增加內省力或是哲學治療。 


 


6.統觀邏輯階段


如果心靈一直持續成長,人們可能發展出高度整合的人格。此乃心智在粗鈍次元的最高等運作形式;一種統籌和整合的認知力。處於統觀邏輯的階段,心智不再忽略事物的差別性,開始以有容乃大的胸懷達到統合一一亦即整合多元非透視觀一一它發現了宇宙的多元性以及異中之同。奧羅賓多稱之為「高等心智J,佛家稱之為「末那識」,威爾伯稱之為「人馬座J  象徵身心的統合。此階段出現的心理問題是存在問題,譬如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真實性、人的有限性和必毀性、主客以及生死的對立性。此階段的治療方法採取的是人本心理學、意義療法、完型治療、存在主義心理學、生物能醫學、哈達瑜伽等等。 


 


7.通靈階段 


心智在這個階段開始進入超個人或屬靈次元。這個階段的特徵是出現強烈的與大自然合一的神秘體驗,因此叉稱為「大自然神秘境界J也有人說這是「蓋亞」及「世界靈J的次元。此階段很可能出現通靈能力,但基本上指的是內觀能力和超個人之靈性的發展。奧羅賓多稱之為「明心J(Illtlmined)。通靈階段是超個人的起點,知覺不再受到身心的局限,你開始有能力目睹身心,不再完全認同它,而發展出某種程度的定力和覺照力,此乃瑜士控制身心能量的階層,拙火在此階層才能被覺察到。 


 


8.精徹光明階段


當注意力不再集中於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時,意識便開始轉化主客二元對立的幻相,而示現出超凡入聖的內在明光。在通靈階段時你與神性交流,在此階段你開始和神性合一。這個次元才是神的居所,但神在此處指的並不是粗鈍次元神話式的人格神,或女神集中焦點於人的自我之上。心智處在這個次元時,將直接而鮮活地認知到自己的神聖形象,因此叉稱為「本尊神秘境界J,奧羅賓多稱之為「智慧心J(Intuitive mind)吠檀多哲學稱之為「意識身J,佛家稱之為「阿賴耶識」。這個階段會出現個人化之神,超個人之原型和更高的自我形象,此原型有別於榮格所提出的原型。它是無中生有的萬象中第一種的微細形式,也是一切變現的基礎。譬如光體、明點、音聲表示、五光十色的形狀、彩虹光和能量振動。而榮格所指的原型,卻是人類集體經驗的基本神話結構,例如智慧老人、妖精、人格面具、阿尼瑪、阿尼瑪斯、母神等等。威爾伯認為榮格最大的錯誤就是混淆了集體與超個人經驗,因為前者毫無神秘性亦無超驗性。真正的超個人原型,其力量來自於超越時問的神性。榮格所指的原型,其力量則來自俗世歷史最古老的意像。即使榮格本人也主張人類必須脫離原型並擺脫它們的力量,此過程他稱之為「個體化」(Individuation)。換言之,人類必須擺脫集體意識才能真的當家作主。 


 


9.自性階段


又稱為無相本體、自性、涅槃、畢竟空、混沌或宇宙深淵、阿因。也就是目睹的根源,因此又稱為r無相神秘境界J。奧羅賓多稱之為「超越之心」(Over mind),吠檀多哲學稱之為F大樂身」。意識到達此階段,轉化過程就完成了,純粹的看或覺照開始融入它的源頭。基督教稱之為神的源頭。此時你領悟了你本質中的本質,存在中的存在。因為已體悟到那永遠都存在本自具足的不二境界,所以一切又都回歸到平常,亦即禪宗十牛圖的第十圖。


 


10.不二境界


這是所有階段的最高目標,也是永遠存在於當下的背景場域。亦即真空與妙有合一,神性與現象世界合一,涅槃與輪迴合一一一又稱為「一味J、自然無念三摩地、超越的第四境,或是「不二神秘境界」。奧羅賓多稱之為「至上之心J(Super mind),佛家稱之為r清淨識J。一味乃是圓滿成就者之境界,傳統通常採用一或兩種方式來形容個中滋味,不幸這兩種方式都令人或到混淆。第一種對此境界的形容乃是徹底的乏味,因為「一味」即是萬事萬物的滋味,一旦嘗到這種滋味,你就嘗到了所有的滋味,因此佛法的大圓滿把這類成就者形容成意興闌珊之人,一個感覺一切都無聊透頂的人。第二種形容則是無禮和大不敬之人,當梁武帝問菩提達摩實相的本質時,他只說了一句「廓然無聖」。既然萬事萬物都具有同等的神性,也就沒有空間可以容納神聖感了。


 


處於通靈階段的瑜伽 士通常擁有極大的神力, 


處於精微光明境界的聖人通常散發的是祥和光輝, 


處於自性境界的智者和賢者展現的是如如不動的平等心, 


處於不二境界的圓滿證悟者 示現的則是無窮的幽默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夏月之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